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八月桂花开》拍摄于风景秀丽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近期在安徽卫视黄金档播出。该剧主要以易地扶贫搬迁为题材,讲述了红色革命老区金家寨镇脱贫奔小康的故事,由县、乡、村三级组成的扶贫工作组积极响应“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号召,深入一线,带领乡民整合土地、发展灵芝及茶叶种植产业,进行网络直播销售,使“十二山鬼”变成“十二山神”的故事。《八月桂花开》聚焦“中国梦”主题,立足当代中国农村现实,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讲述了大别山革命老区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以一抔热土一抔魂的坚强意志发展乡村振兴的故事,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用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当代农村人守土有责的家国情怀。
花石乡大湾安置点——《八月桂花开》拍摄场景之一
现实版的《八月桂花开》同样精彩。革命老区金寨县在脱贫攻坚期间,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最困难群体,牢记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殷殷嘱托,励精图治,攻坚克难,至2020年9月底,啃下了最难啃的骨头,全县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03个,搬迁安置群众7384户26102人,占全省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了一步千年的伟大跨越。
搬迁是手段,稳增收、能发展才是目标。“十四五”期间,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金寨县再聚焦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按照“兴产业、抓就业、稳基础、强提升、促融入”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的后顾之忧。
统筹发力,拓宽产业致富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突出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等四大特色产业,立足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周边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县内目前共有茶园22.7万亩、中药材7.6万亩、桑园3.6万亩、猕猴桃3.01万亩等。通过发放种苗、仔猪、有机肥及特色产业奖补等方式,鼓励引导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帮扶效果,补齐补强安置点产业配套设施,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建设了1600余间小型联户式扶贫猪舍,可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饲养生猪4000余头。
需求导向,保障就业稳增收。就业是稳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金寨县按照需求导向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工作方案。一是创新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开发光伏电站管护员、环境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吸纳易地搬迁群众3502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户年均增收6000元。二是持续带动务工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奖补政策,按照县内外就业补贴政策,共发放就业奖补约382万元。积极开展各类精准用工对接活动,通过各类“一站式”服务,共帮助2004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三是加强群众就业培训。针对不同搬迁户的就业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和脱贫稳就业培训,组织在就业车间边示范、边培训。四是持续增加就近就业。以项目为抓手,尽最大可能帮助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2021年实施10个以工代赈项目、10个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共发放劳务报酬约316.86万元,参与务工群众589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40人,获得劳务报酬约48万元。
强化提升,综合施策惠民生。两年来,金寨县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乡村建设行动重要位置,将公共服务纳入民生工程重要内容倾斜支持,着力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在弱项提档升级上作文章。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投入资金1.5亿元,建设安置点内路网及对外交通联结线近300公里,开通安置点到乡镇、县城公交线路96条,“出门便是公交站,抬脚能上公交车”,交通出行十分便捷。进一步巩固提升安置点饮水安全,投入资金0.8亿元,改造供水工程80余处、供水管网150公里,集中供水率、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洁净水。集中安置点规划建设了标准卫生室和功能齐全的农民文化活动场所,搬迁群众全部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小病不出村就能医治,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入园、上学,享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实现由保基本向提档升级转变。为进一步改善易地搬迁安置点生活环境,2022年,结合易地搬迁安置点投资6000万元实施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项目200个,搬迁群众户用卫生厕所改造普及率达90.6%,生活垃圾收集与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全覆盖。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激励县”。
网格管理,精细服务促融入。针对点多面广实际,以党建引领提高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水平,科学合理划分网格,撤并村民小组,选优配强党小组长,建立起村党支部—党小组—党代表—普通党员的基层组织网络。为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从情感上尽快融入,发动社区专职工作者积极引导参与安置点公共服务及公益事业建设管理,吸纳参加理事会、议事会,学习村规民约,完善“一约四会”,共商共治。建立健全扶弱济困制度,成立了232个村级扶弱济困互助社,基本覆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使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扶弱济困急难救助做到全面、及时、常态,在党组织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金寨县在2021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培训班上就社区治理工作交流发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法制网 gcfzw.zgtlgcjz.com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