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法制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监测

模式不断优化 产销更加兴旺 消费援疆促双赢

时间: 作者:admin 来源: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的羊,要直飞到天津去了。“这能帮当地牧民把羊的价格提升10%到15%,我们正在大量备货。”从天津来挂职的于田县委副书记杨建礼信心十足。

  

  喀什地区疏勒县的水果番茄尚在育苗,就已被多个沿海省份提前预订。“我们提供技术,农户负责种植,这一批水果番茄能销3000吨。”新疆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园负责人刘志军说。

  

  在浙江杭州,山海共富农优产品展销窗口开了个新疆馆,3天就卖出了价值200多万元的新疆特产。许多货品现场库存销售一空,还形成2000多万元的意向订单。

  

  近年来,在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消费援疆模式不断优化,带动了新疆农特产品销售,也为新疆深度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了基础。

  

  好产品找到好销路

  

  天山南北,瓜果飘香,牛羊成群。谁不知道新疆的农产品好呢?但是要把这样好的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变成农牧民兜里的票子,可不是件容易事。为此,援疆省市多措并举、各出妙招。

  

  山东援疆鲁疆铁路“商仓流”一体化项目铁路货运对开班列,开了南疆铁路运输班列先河,打通了进出疆的货运大通道。利用冷链运输,山东省内及陕西西安建成12个“喀什农副产品保鲜配送中心”,销售400多类新疆特色农副产品,累计销售额接近43亿元。

  

  济南当地组织成立“‘山东援疆·大仓东移’济南爱心帮帮团”,常态化开展喀什特色农副产品社区团购销售活动,今年“大仓东移”已助力新疆农产品出疆销售额突破8亿元。

  

  “除了货运班列,我们还开通了‘齐鲁之星’援疆旅游专列。今年组织了1300多名游客进疆游玩。”山东中铁国际旅行社党总支书记王斌说。通过“大美新疆·醉美喀什”鲁疆双向游活动,包机、专列送客入疆已经超过4万人次。

  

  据了解,浙江援疆帮助新疆农产品插上了电商的翅膀,在天猫、淘宝、微信商城建立网店227家,在华东地区建设线下门店2614个。2020年以来累计销售额约220.83亿元,今年1—6月销售额达25.97亿元,同比增长21.81%。

  

  在天津的各大展销会现场,“和田优品”成为亮眼品牌,“足不出津购和田”也逐步成为许多天津市民的消费选择。天津援疆与和田地区成立“和田优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和田优品”区域品牌搭建、产品认定、营销推广等各项工作,努力将“和田优品”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构建起特色产品运得出、卖得好的疆内外市场体系。

  

  消费旺带动产业兴

  

  大学毕业,回乡种瓜——这是维吾尔族姑娘布哈力齐·斯迪克的选择。在山东援疆潍坊“郭牌西瓜”喀什疏勒万亩生产基地里,她承包了一个大棚。

  

  “山东企业的设施农业很先进,我学到了很多新技术。今年我在这个棚里种的西瓜可甜了,卖到各地供不应求,价格也不低呢。”布哈力齐·斯迪克说。新疆日照长、温差大,特别适合蔬果种植。为了助力新疆农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山东援疆推动山东水发集团建成南疆现代蔬菜产业基地;潍坊“郭牌西瓜”喀什疏勒万亩生产基地顺利投产运营,销售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和田羊品质好、不愁销。”于田县希吾勒乡畜牧站技术员玉苏普江·买提卡斯木说,但是由于草场有限,当地羊群规模一直上不来,制约了群众进一步增收致富。

  

  看到这一困局,天津援疆干部把天津食品集团引进来,打造一个肉羊产业全链条项目。通过消费援疆,和田羊已经带动2万多户脱贫户增收、156个村集体致富,帮助10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

  

  “搭建销售平台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完善产品标准,现在阿克苏苹果、香梨、红枣等都已经有了行业标准。我们还带动发展了一大批当地的农产品基地与生产型企业、加工型企业。”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消费援疆,新疆农产品丰富了支援省市的菜篮子、果盘子,旺盛的消费需求又反过来促进了新疆农特产品的提质增效,这是双赢的局面,更是双赢的未来。

  发改委_就业处

  

  

  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http://xjdrc.xinjiang.gov.cn/xjfgw/c108392/202310/5bf4c5d3c65e431b8b488c1e08a607d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全疆残疾人就业形势日趋向好 今年新增8780人就业

下一篇:新疆:抓牢稳岗就业 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法制网 gcfzw.zgtlgcjz.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8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