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法制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质量工程

解锁新消费!安徽举办皖美消费新场景经验总结交流会

时间: 作者:admin 来源:

  (记者 彭旖旎)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10月17日,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宣传部、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皖美消费新场景经验交流会在合肥市举行,来自省有关部门、场景企业的180余名代表参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消费工作,明确要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举办皖美消费新场景评选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家恢复和扩大消费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深入挖掘发现一批优质消费新场景,充分激发全省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此次评选活动在短短三天网络投票期间,投票量达到92.5万票,浏览访问量高达935万人次,既全方位展示了全省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也有力提升了皖美消费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经验交流会上,播放了2023年皖美消费新场景宣传片,向获评的场景企业颁发了牌匾,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宿州市城区分公司、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蚌埠禾泉景区、安徽红街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芜湖古城项目、铜陵犁桥水镇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池州九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黟县徽黄西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场景有关负责人作了经验交流。

  咖啡主题的邮局、景区“白+黑”新玩法、夜游夜宵夜购夜宿夜跑撬动夜间经济……来自消费不同领域的9位企业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企业在创新消费场景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做法。“我们开发景区‘白+黑’新玩法,受到游客热捧,景区夜间综合收入占比大幅度提升,较夜游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夜秀、夜游、夜宵、夜购、夜宿、多举措共同发力,有效提升了当地夜间消费活力,激发了消费潜力。”黟县徽黄西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章社利说,今后将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创新更多有生命力的消费新场景。

  当前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5G、人工智能、VR/AR等现代信息技术带动消费产业链加速重构,一大批消费新场景持续涌现,并且成为促进商旅文体多业态融合、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安徽消费市场空间广阔,消费资源丰富多元,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壮大,培育拓展消费新场景既有文化软实力,又有科技硬支撑。省发展改革委一级调研员张军表示,授牌发布2023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名单,交流分享消费场景创新经验做法,目的是搭建消费性行业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平台,展示安徽消费发展的新趋势新活力,示范带动更多更高品质的消费场景创新发展,进而为提升安徽消费知名度和竞争力、为安徽发展增添新动能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下一步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多方合作,加大对消费场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挖掘推出更多更新更好的消费场景,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优化皖美消费新场景评选活动。在总结这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法和工作流程,力争每年定期公开推介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皖美消费新场景,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的经验做法,示范带动全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谋划制定消费场景建设导则。从业态融合、创新创意、品质规范、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提出场景建设分类指引,探索形成一套推动新场景发展壮大的体系化“施工图”和“路线图”。加大消费新场景政策支持力度。整合相关资源支持新场景发展,结合城市更新强化存量片区改造与支持消费新场景发展的硬件功能衔接,支持各地推出家居生活、文体娱乐、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领域新场景,鼓励企业提供一站式、体验式、定制化的家庭场景解决方案,不断解锁出各种新的消费场景。(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原文链接:https://fzggw.ah.gov.cn/ywdt/mtjj/shsy/1487974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安徽发布皖美消费新场景,加速释放市场消费潜力

下一篇:2023年皖美消费新场景经验交流会在肥举办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法制网 gcfzw.zgtlgcjz.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8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