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法制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民用工程

专业养老服务,居家就可享

时间: 作者:admin 来源:

  5日,宁化县曹坊镇黄坊村黄清山老人家中,三级助老员黄素华正麻利地为他理发。黄清山今年80岁,以前要理发,得往镇上跑。这回,外地工作的儿子在手机上为他下单理发服务,他不用出门就能把头发理得清爽。

  上门提供理发服务的黄素华是宁化县引进的专业养老机构——福建新融健康养老有限公司在黄坊村选定的三级助老员。

  近年来,宁化县探索实施农村数智养老“1+3+N”模式,通过一个智慧养老数字平台及居家养老服务指挥中心,三级网格助老员,提供N种服务,让越来越多像黄清山这样的农村老人在家中就能获得专业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

  搭建智慧养老平台

  一个财政收入薄弱,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22.2%、98%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山区县,仅靠公益和政府购买服务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群,特别是农村居家老人的生活照护需求。

  如何破题,宁化县的解决方案是引进专业养老机构,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市场化。

  今年,省民政厅出台推进县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引进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承接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培育专业化、品牌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连锁化运营、品牌化发展、标准化服务。

  “文件的出台坚定了我们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的信心。”宁化县民政局局长吴晖说。

  2021年,宁化县引进福建新融健康养老有限公司,聚焦农村居家老人服务,先后投资1500万元,搭建新融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新融健康养老有限公司服务大厅里,大屏幕上实时显示老年商品、家政需求等各项数据。公司总监陈忠祥介绍,经过近3年努力,县民政局与公司建立居家养老档案5万多份,覆盖全县近90%的老人。

  通过公司开通的公众号,老人需要代购、家政等服务时,可在线下单,在外工作的子女也可代为下单, 让老人足不出户享受机构专业服务。

  “养老机构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县里专门出台了政策,给我们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专项扶持,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吴晖说。

  建设三级网格

  4日,淮土镇桥头村三级助老员王珍祥来到村里张大爷家,为其打扫厨房。张大爷在外工作的子女在手机上确认后,王珍祥收到公司的服务报酬。

  “既帮助邻里,又获得一份收入。”今年年初,王珍祥被聘为三级助老员。

  为精准服务农村居家老年人,宁化县民政局与新融健康养老有限公司在各村设立助老服务站,建立三级网格助老服务管理系统。目前已设立助老服务站259个,划分助老网格210个。

  三级网格中,一级助老员为服务机构的员工;二级助老员为热心助老的村民,负责组织助老服务;三级助老员为经过技能培训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

  “让村民服务村里老人,距离近,人也熟悉,更‘零距离’。”吴晖告诉记者,当前公司已选聘32名一级助老员,259名二级助老员,518名三级助老员。为提升助老员的业务技能,县民政局与公司每月联合开展培训,累计培训超5000人次。

  聚焦多元需求

  4日,曹坊镇根竹村助老服务站,二级助老员黄德清收到公司配送的两袋大米,准备送给下单的老人。

  农村交通不便,老年人购物问题是难题。新融健康养老有限公司提供100余种平价生活用品代购服务,老人头天下单,第二天即可送到村里助老站。

  洗头理发、帮助干农活……订单式上门服务解决老人多样化服务需求。服务完成后,公司对服务进行考核,家属或老人满意,助老员方可领取报酬。

  截至目前,新融健康养老有限公司为居家老人提供助购服务9万件次,提供助医服务400多人次、助浴近40人次、助卫超800人次……

  县民政局每季度对公司开展的服务进行绩效评价,将考评结果与惠企政策相挂钩,以有效监管促进养老服务更加规范高效。

  “我们将继续招引更多专业养老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农村居家老人提供精准服务,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吴晖说。(记者 方炜杭 马丹凤 通讯员 刘才恒)


原文链接:http://fgw.fujian.gov.cn/jdhy/msgz/202312/t20231220_636205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我省电力现货市场完成首次长周期双边结算试运行

下一篇:福州入选2023中国旅游集团优选投资城市TOP10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法制网 gcfzw.zgtlgcjz.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8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