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莱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你单位《关于报送年产3800吨碳纳米管及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项目节能报告的请示》收悉,我委委托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对项目节能报告进行了评审,评审机构出具《关于年产3800吨碳纳米管及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项目节能报告评审意见的报告》(川工咨成果〔2024〕77号)。经审查,现提出审查意见如下:
一、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项目代码:2303-511400-04-01-448482)。
二、项目年能源消耗种类、数量:达产年耗电6742.05万千瓦时、蒸汽(1.3MPa、191.64℃)2061.26吨、天然气(燃料)0.84万立方米、天然气(原料)760.81万立方米;外购新水16.28万立方米、氮气504.00万立方米、二氧化碳3.26万立方米(耗能工质,不计入能源消费量)。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折合标准煤当量值17730.52吨、等价值31558.47吨(含原料用能9238.52吨标准煤),电当量值、等价值分别按0.1229、0.328千克标煤/千瓦时计。
三、能效水平。项目粗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分别为3.541tce/t、0.103tce/t,经对比国内同行业能效,项目能效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项目单位产品化石能源消耗为2.431tce/t。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价值分别为0.131tce/万元、0.335tce/万元。
四、项目设计、建设单位在落实节能报告各项措施基础上,应改进和加强以下节能工作:
(一)鉴于砂磨机、纯化炉、裂解器、焙烧器、预混罐、中转罐、加热器、均质机、冷水机组、压缩机、风机、水泵等主要设备耗能占总能耗比重大,建设单位在下阶段设备购置中,应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要求,严格落实项目设备选型原则,使用符合节能水平要求的耗能设备,优先采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及其他相关目录中的节能技术、生产工艺和用能设备。
(二)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细化落实能源计量器具配置设计,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发布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2018年15号令),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将能耗监测数据接入四川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省级平台。
五、项目用能工艺及设备、能耗品种、建设内容和规模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年实际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本审查意见规定水平10%以上时,项目建设单位应重新进行节能评估并报我委审查。项目节能审查权限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提请有权审查机关办理。
六、根据《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请项目建设单位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前,开展项目节能审查验收工作,编制节能审查验收报告。通过节能审查验收的,将验收报告报省发展改革委存档。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七、请眉山市发展改革委依据本审查意见和项目节能报告,对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运营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及时报告本审查意见落实情况和项目有关重大事项。要进一步优化能源要素配置,充分挖掘节能潜力,推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管理,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四五”节能目标任务。
八、请省节能监管事务中心依据《节能监察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第33号令),对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开展节能监察。
九、本意见仅对项目节能报告出具审查意见,项目建设管理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十、本审查意见自印发之日起2年内有效。逾期未开工建设或建成时间超过节能报告中预计建成时间2年以上的项目应重新进行节能审查。
附件:年产3800吨碳纳米管及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项目基本概况表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2月8日
附件
年产3800吨碳纳米管及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项目
基本概况表
项目名称 | 年产3800吨碳纳米管及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项目 |
项目业主 | 四川莱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建设地点 | 眉山市东坡区 |
建设性质 | 新建 |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 项目建设15条碳纳米管生产线、8条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年产3800吨粗品碳纳米管、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建设导电浆料厂房、催化剂厂房、生长厂房、纯化厂房、液氯气化厂房、公用工程楼、综合楼、生产辅助楼、循环水站等生产及公辅设施,总建筑面积29556.79平方米;购置安装砂磨机、纯化炉、裂解器、焙烧器、预混罐、中转罐、加热器、均质机、冷水机组、压缩机、风机、水泵等生产及公辅设备。 |
投资规模 | 121495万元 |
建设工期 (年限) | 2024年2月至2025年5月 |
行业类别 | 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C3091)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C3985) |
审核类型 | 备案(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备注 | 项目代码:2303-511400-04-01-448482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法制网 gcfzw.zgtlgcjz.com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