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法制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意见征求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43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时间: 作者:admin 来源:

  省发展改革委:

  胡雅萍、桂姣委员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小而美”项目建设,提高群众幸福感的建议》提案收悉。按照要求,由我厅协助贵委办理此提案。经研究,现提出涉及我厅工作的会办意见。

  2023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民生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到群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需要重大标志性工程的“大写意”,更多的是需要“小而美”项目的“细工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一直来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致力于解决群众身边事,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因其小巧多样、环境友好、方便群众使用等特点,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2022年、2023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均印发实施方案,组织各地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结合老旧小区、单位、商业街区、车站、停车场等更新改造,充分利用城市拆除的违法建筑、临时建筑和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道路节点、路头转角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或改造一批“口袋公园”,促进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口袋公园”428个,建成面积196公顷。

  (二)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是指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活动场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是扩大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的重要举措。2023年3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江西省2023年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方案》,指导各地合理确定开放共享区域,以点带面,不断推动开放共享。截至2023年底,共225个公园的1354个地块874.16公顷草坪、林下空间等列入开放共享计划清单。

  (三)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

  2023年8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体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计划从2023年开始,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等工作统筹推进,组织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推动在城市社区、公园中配建以乒乓球台等小型设施为重点的健身设施。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完善社区、公园健身服务功能,推动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截至2023年底,全省768个小区、429个城市公园落实活动要求,增设健身设施5144套,其中乒乓球设施1001套。各地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二、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计划再新建“口袋公园”131个、建设面积62公顷;新增实施开放共享的公园92个、拓展开放空间面积139公顷,其中开放草坪82公顷;新增开展“国球进公园”活动的公园126个、新增乒乓球台284个、新增其他健身设施数量565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谋划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配套建设公园、公厕和等候区等场所设施(简称“三件套”)16处,建设面积12公顷,为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便利。

  以上意见,请贵委在正式答复委员时参考。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6月3日


原文链接:http://zjt.jiangxi.gov.cn/art/2024/6/6/art_40690_49041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50号提案答复的函

下一篇: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487号提案答复的函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法制网 gcfzw.zgtlgcjz.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8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